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?
2025/02/08
1 现象
晴空万里,抬头放眼天空,遍处蔚蓝。 这蓝色似乎并不均匀,越远方越接近地平线的天空显得越白;越在头顶上的天空越蓝。
2 原因
2.1 瑞利散射定律
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相同,而其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的散射,称瑞利散射定律。 此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散射微粒的线度远远小于波长。
2.2 详细解释
首先,太阳光是白光,含有多种不同波长的光线成分。在可见光中(红橙黄绿蓝靛紫), 蓝靛紫色的波长最短(380-480nm),频率最高,能量最大。
其次,空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和氧气,其分子直径分别为 0.364nm 和 0.346nm,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。因此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成分进入大气层后发生瑞利散射,其中强度较大的是波长较短的蓝靛紫光。而波长越短的光,它越早发生散射,能穿透大气层的部分就越少。
因此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,既不是紫色的(1.紫光在大气层较高处就早早发生了散射;2.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和一部分紫光;3.人眼对紫光的敏感度较低;4.太阳光中蓝光的强度更高),也不是红橙黄绿色的(因为它们的散射强度远小于蓝光),恰恰是蓝色的。
2.3 大气层厚度的影响
白天的时候,越接近地平线的天空显得越白,这是因为那里的光线穿越了更多大气层,大部分蓝光也早早散射完了,最后呈现出来的颜色又合成了白色。
落日的时候,光线穿越了更多大气层,蓝光、绿光甚至大部分黄光也都散射完了,最后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是晚霞的橘红色了。
3 为什么有时候落日之后的天空是紫色的?
这种现象是偶然的,往往因为大气层中存在某些气溶胶或者微尘颗粒,导致散射现象不同于以上的讨论。这就超出了本文的讨论内容了。